哀牢山属云岭山脉向南分支的余脉,呈西北向东南走向,耸立于云南省东、西部之间的天然屏障。它不仅是地质地貌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而且是云南省东、西部气候分界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1986年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地和青藏高原南缘三大地理区域结合部,跨越云南省三州(市)六县(市)。保护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3°36′~24°56′,东经100°44′~101°30′,总面积为67700公顷。新平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4°00′—24°24′,东经101°31′—101°16′,面积为14275公顷,以保护云南省特有树种疏齿栲、倒卵叶石栎等为标志种和优势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西黑冠长臂猿、云南红豆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管理局同时管理着与国家级保护区相接壤的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10236公顷及国有林2848.6公顷。 保护区保存了目前世界同纬度地带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和稳定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是世界植被中的珍稀类型。依照《云南植被》的分类系统,保护区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36个植物群落类型。据目前文献资料,区内有哺乳动物27科63属86种,两栖爬行动物17科43属65种,鸟类19目52科430种。哀牢山地区有高等植物247科1074属2688种及206变种(亚种),其中: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5种及4变种,被子植物193科943属2227种及202变种(亚种)。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健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流域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并持续地向人类贡献着它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据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单位面积森林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2.72万元/(h㎡a),为玉溪市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3.45万元/(h㎡ a)的368.69%。2011年新平县社会生产总值72亿元,而新平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 31.48亿元/年,相当于新平县2011年GDP的43.72%。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前人恩赐我们丰厚的自然遗产,让我们共同承担起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将前人的自然遗产持续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