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源国家公园数字标本馆
国家公园就是活的标本馆
    
网站介绍

动物、植物、植被、山川、河流、土壤、岩矿……国家公园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是国家公园的核心资产。然而传统上以综合科学考察为代表的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一是调查工作往往以项目突击的形式开展,考察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考察不仔细、走过场的情况,原始考察凭证资料的积累不足而且不方便查找核对,导致缺乏有效手段去发现和解决考察质量的问题;二是考察成果一般以“××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的形式呈现,对自然资源现状的记录仅有简单的文字描述和名录,缺乏关于各种资源形态特征、分布位置等原始凭证性的第一手信息,不易判断自然资源是否真实存在,难以反映自然资源的形态、分布等真实状态;三是考察报告印刷数量有限,相关原始调查资料缺乏良好的存档和管理,不方便自然资源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等各种应用场合的有效利用;四是各种科学考察工作的原始资料缺乏系统的历史积累和比较,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工作,不利于提高工作水平,不利于自然资源管理人才的成长。因此,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往往存在本底不清、缺乏原始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研究和利用水平的提高。

在当前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多媒体、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团队自2007年开始倡导的“将地球变成活的标本馆”的理念,已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为此,我们依托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上海辰山植物共建的“自然标本馆”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https://www.cfh.ac.cn/)建立“钱江源国家公园数字标本馆”,开发了专用植物识别和数据采集APP,将国家公园全域当成活的标本馆进行管理,对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就地调查、定位,采集数据在线存储、网络协作鉴定、自动编目、动态更新和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开创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调查管理的新模式。

欢迎大家使用本数字标本馆查询、管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植物资源;欢迎使用钱江源国家公园植物识别APP,感受神奇的人工智能鉴定并为植物资源的调查、监测积累原始观察数据。

钱江源国家公园数字标本馆    
网站管理:陈彬    技术支持:中国自然标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