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苏铁保护区
    
网站介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一、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我国唯一苏铁类植物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南——川、滇两省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位于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交界处,总面积1358.3公顷,区内有天然生长的攀枝花苏铁23万余株,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是欧亚大陆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林。

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1981年正式定名。攀枝花苏铁一经发现就引起举世关注。1983年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全国首个苏铁自然保护区;全国首届苏铁研讨会及第四届世界苏铁大会分别于1994年、1996年在攀枝花市召开,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由市级直接破格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攀枝花苏铁是上世纪中国美丽的发现。攀枝花苏铁岁岁含苞,年年开花,雌雄异株,为世间一奇。每年3—6月,苏铁林成干上万个黄色的花蕾争奇斗艳,单株如佛手捧珠,成林似彩毯铺地。万绿丛中黄花点点,形成一种奇异景观。作为生长在2.7亿年前的原始裸子植物和世界性珍稀濒危残遗物种,攀枝花苏铁对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古地质、古地理以及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攀枝花苏铁又与自贡恐龙、平武大熊猫一道被人们誉为“巴蜀三绝”。

金沙江河谷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和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之一。攀枝花苏铁依靠得天独厚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条件,避开第四纪冰川威胁而孑遗至今。保护区所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属攀西生态脆弱区,也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重要的区域。攀枝花苏铁作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精华,其本身及生态群落形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既是该流域重要生态特征,也是保护的重点。

攀枝花苏铁保护区    
网站管理:杨永琼    技术支持:中国自然标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