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是遭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3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涉及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西部,横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东西长达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弧形荒漠化集中分布带。
荒漠植物作为戈壁、沙漠(含沙地)地区的主要生物种质资源,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荒漠和荒漠化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82科484属1704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科、属、种的24.34%、15.53%、6.31%。荒漠植物及其形成的荒漠植被不仅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食品、果蔬、饲料、药材、薪材等重要生活资料,是维系我国荒漠区生态平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中国荒漠植物信息系统重在收集我国荒漠区植物形态特征、资源分布与图片信息,所涉及自然地理范围包括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布齐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生境类型包括沙漠、沙地、戈壁、低山、山前平原、盐碱地等;气候类型包括亚湿润地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端干旱区;行政区域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辽宁等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