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植物标本馆自广西植物研究所1935年建立初始,就开始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保藏和研究工作。在经几代植物学家的艰苦创业后,广西植物标本馆馆藏维管束植物标本已达40万份,共收录国内外植物物种约12000种,涵盖了广西植物8000多种,其中模式标本4000余份,涉及150科1100余个分类群,馆藏标本年代最早的采集于1889年。就馆藏标本数目和整体规模而言,广西植物标本馆均位居我国前列。 广西植物标本馆的标本来源以广西各地为主,其中尤其以石灰岩地区的植物标本最为齐全,占本馆馆藏标本的30%强,是全国馆藏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标本馆。在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研究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标本馆还广泛收集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国内其他各省区的标本,并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其它国家的标本馆建立标本交流关系,收藏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尼、新西兰、越南等国的部分标本。在世界樟科、猕猴桃科、豆科、千屈菜科、柿科、苦苣苔科、茶科、苏铁科等的标本积累较为丰富。所有这些,都是几代植物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尤其是与陈少卿、黄志、梁向日、高锡朋、刘心祈、谭沛祥、陈照宙、陈立卿、李荫昆、李中提、覃浩富、钟济新、梁畴芬、李树刚、邓先福、徐月邦、韦发南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分不开的。馆藏的大量标本为广西相关的植物学专著的编写、植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http://www.gxib.cn/index_BBG.asp